当前位置:
首页 > 女性心理 |
王菲初到香港时百无聊赖曾当过模特 |
WWW.RZMRW.COM 2008-6-29 15:24:35 文章来自:《王菲画传》 阅读次数:866 |
【字体:大
中 小】 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 |
王菲来到香港遇到的第一大难题是语言障碍。父亲要工作,平常就她一个人呆在家里。父亲的亲戚为她安排一些聚会,她独自坐在那里像傻瓜,打电话给北京的朋友?虽然同是中国,可记费时却是国际长途,何况当时北京的朋友家里并没有电话。走在繁华的大街上,人家说的话她不懂,四周的街道房屋是那么陌生。于是,她突然无师自通地明白了什么叫漂泊,也更加的孤独。
她想念北京,想回到北京。可她是香港新移民,按照规定,她必须连续在香港居住一年。当地人将此称为坐移民监。身处拥挤的高楼和高楼间甚嚣尘上的人流,她害起了思乡病,怀念北京那古色古香的四合院,怀念北京那一条条小胡同。小时候,背着书包在胡同间穿行,和一帮小朋友在胡同口跳房子丢沙包,回想起来,竟是如此的温馨。
王菲实在坚持不下去了,对父亲说,爸爸,我要回家。父亲莫名其妙,说你不就在家里吗?王菲说,我要回北京。父亲暗吃一惊,说,现在大家都想尽办法,削尖脑袋往外走,你已经走出来了,为什么还要回去?对于父亲的疑问,王菲只回答了五个字,她说,香港不是家。
父亲对她说,趁着这段时间,你可以出去走一走,接触一下香港社会。香港有很多课程,有些是择业前的培训,有些是专业训练班。你可以去了解一下,报名参加某种培训班,多结交一些朋友,学习粤语,不必每天一个人呆在家里,百无聊赖。还可以学到一些知识和技能。
她知道自己不得不孤独地走过这段日子时,便问父亲,香港有没有演唱或者音乐方面的培训班?她想去参加这样的培训班。
父亲答应她找朋友打听一下。几天后,父亲打听到一个时装模特儿培训班招生,便告诉了女儿。
那时,内地根本没有时装模特儿这个职业,即使有,也处于起步阶段,王菲完全不了解,甚至是这个词,也是第一次听说。
她问父亲。父亲说,就是由人穿着各种各样的时装,在舞台上展现给别人看。
王菲一听,立即被时装所吸引。她说,那不是经常可以穿很多漂亮的时装?有这么好的职业?我去。
模特是一个极其特殊的职业,对身高的要求尤其严格。王菲身高1.72米,容貌出众,尤其是一对眼睛,又圆又大,脸型十分独特。在香港这典型马来人种的环境中,高个子女人难得一见,有些女孩个子虽高,外貌却非常一般,也可能完全没有舞蹈和音乐的感觉,天资不够。王菲具备了一个专业模特所必须的内在和外在条件,培训班的老师见了,对她青睐有加。
老师的欣赏令王菲兴奋不已,真的以为将来的某一天,自己会成为一名超级名模。可她没料到,仅仅上了第一天训练课,她就开始厌倦了。模特儿训练是一个极其艰苦的过程,异常的枯燥,一整节课,就是走台步,单调而且乏味。如果当时那些和她一起学台步的同学,能够用她听得懂的语言和她交流,或许她会渐渐有些兴趣。可那些人都是香港人,说的话,比英语还难懂。
因此,即使站在人堆里,王菲仍然孤独,甚至比独自一人呆在家里唱歌或者看书更加孤独。孤独和热闹形成对照的时候,最令人难以忍受。
培训班的课程终于结束了,这些人被介绍进入了模特儿公司,成了初出道的时装模特儿。到了模特儿公司,仍然是没完没了的练习,偶尔才会有上天桥的机会。王菲自己说,她最终没有选择这项职业,是因为她觉得那些服装并不美,她不爱穿。而且,那种感觉很狼狈,
她一点都不喜欢。
后来有人分析说,可能还有一个她没有说出的原因。自小到大,她都是明星,引人注目。模特儿这种职业,差不多是个集体职业,即使个别人表现得极为突出,也难以和其他普通模特儿拉开很大的距离。和很多人一起在台上表演,让她觉得很别扭。
她当时想,自己只不过利用这个职业打发时间,一旦有机会,肯定不会再从事这一行。
|
【字体:大
中 小】 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