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首页 > 单身情缘 |
古代女性怎样排解寂寞的深闺生活 |
WWW.RZMRW.COM 2008-9-15 20:30:39 文章来自:读者文摘 阅读次数:1067 |
【字体:大
中 小】 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 |
男人胳膊粗,在社会生活中一般都能当家,根本不在乎什么节日。养在深闺里的女孩子,无非是没有任何社会行为的美丽“花瓶”,大门不出,二门不迈,规规矩距地混日子,几乎等同于“软禁”了。周作人说:唐以前的中国妇女是奴隶;此后,则彻底变成了物品。足见古代少女的悲凉与孤寂。大概,惟一能证明女性存在的节日是农历七月初七的“乞巧节”,这个日子使数以万计的古代中国妇女兴高采烈起来,暂时合理合法地搞一回“密友聚会”或者“狂欢派对”。无论是显赫高贵的长孙皇后们,还是声明狼藉的潘金莲们,一个女人专属的节日令她们受宠若惊,心满意足,尤其在情窦初开、养在深闺的少女时代。可惜,过节也须戴着精神镣铐,看看那一天的“规定项目”,就知道“乞巧节”攥着怎样的潜台词了。
《荆楚岁时记》明确记载了古代女子在七夕之夜的“闺中秘戏”,当然,所有的玩法,都跟闺阁生活紧密相连:
其一,蛛丝乞巧。其实,是一种和丝线有关的小赌博。
“七月七日,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。是夕,人家妇女结采缕,穿七孔针,或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。有喜子网于瓜上。则以为符应。”喜子,即指一种小蜘蛛。唐刘言史《七夕歌》:“碧空露重新盘湿,花上乞得蜘蛛丝。”杜甫在《牵牛织女》诗中也曾提及这种风俗:“蛛丝小人态,曲缀瓜果中。”宋代的《东京梦华录》则说:“妇女望月穿针,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内,次日看之,若网圆正,谓之得巧。”拿蜘蛛丝,当彩线玩。难为这些闺阁少女,一点也不怕那些长相丑陋的蜘蛛。否则,就剩下颤抖、尖叫了。
|
【字体:大
中 小】 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 |
|
|